2024年3月16日 星期六

醫案: 腸胃氣脹( 06/03/2024)

 醫案: 腸胃氣脹( 06/03/2024)  

檔案號碼:52141()    


男病人,78歲。


主訴:胸悶、咽喉不適、呼吸不順、胃脹滿,數天。



病史:

病者胸悶、咽喉不適、呼吸不順、胃脹滿、疲倦、無胃口,數天。



脈診:弦滑略緊略細緩

診斷:腸胃不適(外感風寒)


處方:

桂枝樸杏湯  克

麻黃湯  克

生薑顆粒  克

吳茱萸顆粒  克

薤白顆粒  克

枳實顆粒  克


5劑

熱水沖服,日服1劑。



15/03/2024:復診

病者自述,兩腳無力已有一段時日,服1劑藥後,可以有力正常走路,十分開心。


醫師:現在有甚麼不適嗎?


病者:沒有甚麼的,只是腸胃仍然較多氣。


原方再處方7劑。



備註:


1. 病者本來只是前來想治療外感風寒引致的不適,最終不但外感風寒引致的腸胃和呼吸明顯症狀得到治癒或改善,連其有一段時日的兩腳走路無力也得到明顯的改善,可以正常走路。


2. 病者為何會出現兩腳無力?

其原因在於病者兩腳為風寒所困,再加上長時間出現較低血糖的情況。


3. 病者為何會出現兩腳為風寒所困?

其原因在於病者過往接受的治療,都沒有驅散外感風寒,故日積月累而傷及兩腳。

西醫藥的治療是從來不會為病人驅散風寒(也就是清除感染的病毒),只是在抑制病者的免疫力,直至發炎症狀消失而已。

可悲的是今天的中醫藥治療,絕大多數跟西醫藥治療別無分別,都是在抑制病者的免疫力(清熱);差別的地方只在於中醫藥使用天然的化合物,西醫藥使用人工合成單一的化合物。


4. 病者為何會長時間出現較低血糖?

其原因在於病者長時間出現腸胃氣滯脹滿,胃壁經常受壓而導致血糖下降。


5. 【黃帝內經】說,治病必求於本(病因)。只要明白疾病的病因和病機,以準確針對病因的治療方法治療,必定療效顯著,根本兼治。


6. 由於病者因外感風寒加重,導致出現胸悶、氣不順、腸胃更為脹滿的情況,故前來求診,希望治療感冒引致的不適。


7. 絕大多數病者都不知道,除了創傷移位或接骨,所有病痛,內科用藥治療都是最有效、最全面和最徹底的根本治療。


8. 由於風寒和低血糖一同治療改善,所以病者兩腳無力的情況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的改善。



易龍         16/03/202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