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醫記事:脫髮
近日來了一位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。
這位病人前來復診時,質疑是否服用了含有吳茱萸的處方,而導致其脫髮多了。
我問其為何質疑吳茱萸?
病人說,是在網上看到的資訊。
我即時對其說,網上中西醫藥的資訊,都不要相信;因為人家是在幹活,是在為藥廠、醫生、大學、或自身兜生意,你只要信其一成,必定死無全屍。
網上的醫學資訊,只會將所有中藥說成是害人的毒藥,而有害的西藥,卻說成救治人的良藥(真是誰有錢,誰說的話就是真理。);因為這是西醫藥要打壓中醫藥,或甚至想滅掉中醫藥的方法。
所以,在香港,病人一有肝腎問題,西醫首先就問病人有沒有服用中藥;若然沒有,就說原因不明。
你西醫為何不首先問問病人有沒有吃過西藥。西藥如降血壓藥、糖尿藥、抗生素、免疫力抑制劑等,尤其是那降血脂藥,不是明明的寫著會導致肝或腎出問題的嗎。
我又跟這位病人說,我處方的每一劑中藥,都是含有吳茱萸的,而且大部份人的份量都比你大,服用後都是會改善或治癒疾病,縱然是長期服食,都沒有其他不良的副作用(最差的副作用就是味道太差,真是聞到都可能會嘔。)。
而且,我有許多病人都是來看脫髮的,其藥方的吳茱萸用量都要比你的大,而服藥後其脫髮的情況都會改善,或痊癒。
在這世上,應該沒有任何人或機構(包括所有的大學)應用吳茱萸的數據(過萬病案的應用數據。)比我多和全面。我若不能稱為用吳茱萸的權威專家,還有誰可以稱為專家?
在應用吳茱萸治療頭暈方面,我也是有過千的病案數據(而且是治療有效的臨床數據。)。
然而,我曾經見過一個個案,無料的香港中醫藥委員會,卻將吳茱萸說成了導致頭暈的元兇。
要明白,病人以網上錯誤的資訊來質疑中醫師的處方,與及中醫藥委員會錯誤的誤判,不但不能保障病人的健康,還會阻礙中醫師的用藥處方,令病人得不到適切的治療,對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***
脫髮的成因有二:
1. 是腸胃長期氣脹,導致血糖長期低下,繼而導致毛囊與髮根的神經細胞長期失養、受損,而導致脫髮或脫髮後不再生長。
2. 毛囊與髮根的神經細胞受到病毒感染,因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而導致脫髮。這種脫髮是可以透過服食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暫時阻止。而病人若提升了免疫力,跟"上火" 是同一件事,就是毛囊與髮根的神經細胞發炎而導致脫髮。(這種因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發炎,若感染程度不太嚴重,在病毒清除後,是可以令頭髮再生的。)
***
易龍 11/08/2025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