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

29歲,男,患心悸、驚恐一個月

 

醫案: 心悸  (01/11/2020)


29歲,男,患心悸、驚恐一個月。


病者自10月起,每天出現突發性心悸、驚恐,乏力疲倦,腸胃易飽滯。


病者先求診於西醫,心電圖檢查無異常,處於抑制心跳藥,服藥後無改善,所以轉介其去看精神科。


病者不想看精神科,故前往家居附近求診於中醫。


第一位中醫以其肝氣郁結,處予理氣安神藥。

病者服藥後有改善,但未能痊癒,服藥兩周後改看另一名中醫。


第二位中醫以病者脾胃虛寒,病人服藥後精神、氣力改善,但心悸依然。

病者服藥一周後,轉看另一名中醫。


病者服食第三位中醫的藥一天,在駕駛的途中突然心悸作悶,手腳冰冷,有眩暈感。隨後不敢再服餘下藥。

在朋友的介紹下,老遠的前來求診。


就診時精神沒精打采,說話乏力。


脈診:弦略緊滑

舌診:暗淡紅,苔白略厚

診斷:心悸(風寒困脾胃)


處方:


桂枝 40

麻黃 14

紫蘇 18

大棗 8枚

炙甘草 15

生薑 70

乾薑 120

白芍 10

黃芪 30

川芎 9

細辛根 6

吳茱萸 10

茯苓 30

白朮 30

花椒 15

制附子 20

黑胡椒 12

厚樸 20

補骨脂 20


水5碗半煎45分鐘剩2碗,日服1碗。



07/11/2020 復診:病者自述,服藥2碗,第三天已再無心悸、驚恐感,乏力疲倦情況已明顯改善。復診時,腸胃仍然容易飽滯,但較先前已明顯改善。


原方再服,吩咐病者若再無驚悸復發,只是腸胃仍有飽滯,可在家附近配藥服食,不用回來復診。


一周後,病人再次回來復診,問其情況,一切正常,只是腸胃仍然有些飽滯。

問其為何不在家附近配藥,老遠前來就診。病者沒有回應我這提問。只是說想將身體調理好些,故再次前來。



備註:


1. 心悸的成因不在心臟,在於胃出了問題。


2. 心悸可單獨出現,或是伴有驚恐、或是伴有頭暈、或是伴有暈厥,因為以上的病症,其病因都是出於胃的問題。


3. 有一類心悸與耳鳴同時發生,心跳聲成了耳鳴聲,嚴重影響著病者的睡眠。對醫者來說,到底是治耳鳴還是治心悸?

其實,心悸、耳鳴的病因都在於胃;在治病求因的原則下,當治脾胃。


4. 這病者是一名職業駕駛者,其心悸突然的出現,伴隨著驚恐,更有些眩暈乏力的情況,故病者會即時將車輛駛在一邊停下來,待不適的感覺過去才繼續駕駛,故每天都造成困擾。


5. 駕駛者往往突然暈厥,絕大多數跟這病者病情一樣,其病因是脾胃出了問題,並非心臟病突發。


6. 若用重鎮安神,或滋陰歛氣治療,只能暫時舒緩。若病者脾胃虛弱者,可令脾胃運化更差,導致氣滯更嚴重。


7. 本人每治一症,都必定說出病者的病因,用藥同時針對病因而開,飲食、生活預防疾病,也針對病因而行。


8. 這一病人依據脈診並不虛弱,只是風寒過重,尤其是以胃寒為重。所以,本人即時說明病者的心悸仍因過食寒冷,受風寒所致。其妻即時回應說,病者整個夏天直至現在,都在家中大量飲啤酒。


9. 病者先前的中醫要病者飲食清淡,只有本人要求病者飲食不可清淡,要多吃辛辣、燒烤、有鹹味的食物,不要吃生果蔬菜。


10. 為醫者必須明白,世上所有的食物,除了米飯,生果、蔬菜都是藥物,都有寒熱之分,食用錯誤,等同於食錯藥無異。這也是“病從口入“的原因所在。




易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